营销短信穿“马甲”,监管也应同步升级
2024-11-07 12:08:2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乱象 新华社发 王鹏 作
□ 张智全
“没想到,‘双11’的营销短信这么厉害了,竟伪装成验证码,绕过了手机上的‘垃圾短信’拦截系统。”浙江省宁波市消费者杨女士近日告诉记者,某电商平台“双11”预售启动当天,她接连收到了3条带有验证码的短信,仔细一看才发现,实际是该平台的“双11”营销广告,但其中却插入了验证码及“验证码拒收请回复r”等字样。(11月1日《工人日报》)
杨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几乎每到“双11”购物狂欢节,商家对消费者的营销短信“轰炸”便如期而至。只不过,随着法网的日益严密和自动拦截骚扰短信技术的广泛运用,如今在“双11”期间,大多数商家不再敢直接“轰炸式”地推送营销短信,而是绕开自动拦截技术屏障,给营销短信穿上假冒验证码的马甲。
不良商家用假冒验证码的营销短信“轰炸”消费者,已涉嫌多重违法。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未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不得向消费者发送商业性信息或者拨打商业性电话。商家以验证码为噱头,“轰炸式”地向消费者推送营销短信,已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不良商家假冒验证码向消费者推送营销短信的“轰炸”伎俩能够得逞,暴露出验证码的推送管理还存在漏洞。尽管发送验证码的电话号码不属于特服号码,但手机用户接收验证码时,短信上显示的号码大多是用“106”开头的特服号码,系企业或网站通过短信运营商申请的。根据相关规定,这种以“106”开头而含有验证码的短信不属于垃圾短信,运营商一般不会对其自动拦截,这让不良商家把营销短信伪装成验证码向消费者推送有机可乘。
更应看到,一些商家假冒验证码狂轰滥炸地推送营销短信,也与违法成本低密切相关。姑且不论现实中商家假冒验证码“轰炸式”推送营销短信被查处的案例并不多,即使商家被查处,罚款的额度也无法对商家形成威慑力。在非法收益具有可观性价比的情形下,不良商家即使知道假冒验证码“轰炸式”向消费者推送营销短信已违法,也明知故犯。
鉴于此,要从根本上遏制假冒验证码的营销短信“轰炸”,在要求运营商对此类骚扰短信强化技术拦截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对用于商业推广的特服号码的监管,就其使用的许可范围、用户是否同意等关键节点,设计出一揽子严密的监管规则,让不良商家假冒验证码“轰炸式”推送营销短信无隙可乘。
与此同时,监管必须长出“钢牙利齿”。相关部门应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和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的高度,综合考虑假冒验证码“轰炸式”推送营销短信的危害后果,用足用活现有法律法规,比如适时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让不良商家真正感到肉痛而不敢越雷池。如此,消费者告别假冒验证码营销短信“轰炸”的愿景才能照进现实。
责编:肖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