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公益诉讼助力新业态治理
2024-10-10 09:51:12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检察公益诉讼在很多方面甚至取得了长足发展,对民生问题和社会治理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并且一案带动一片的案例明显增多”
《法治周末》记者 孟伟
近日,“2023年度检察公益诉讼精品案例”发布。该案例评选活动由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基地主办,西北政法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公益诉讼研究中心等部门协办。
《法治周末》记者梳理获奖案例发现,除了生态环境领域,一些案例还涉及新业态领域。
参与案例评审的专家表示,很多基层检察院作出了很多努力和探索,而且形成了很多优秀的经验做法,“检察公益诉讼在很多方面甚至取得了长足发展,对民生问题和社会治理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并且一案带动一片的案例明显增多”。
直播带货逃税问题被关注
近几年,网络直播愈发火爆,不少主播因直播带货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不少主播因为偷逃税违法行为被处罚的新闻屡屡登上热搜。
6月18日,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数据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到49168亿元,同比增长40.48%。
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余双彪曾说,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兴经济业态迅猛发展,其税收监管措施面临新挑战。
此次就有关于直播新业态不缴税款相关的检察公益诉讼案例。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网红直播带货不缴少缴税款行政公益诉讼案获评精品案例,该案例成功追缴税费1347万余元,助力国有财产“颗粒归仓”。
2021年12月,鼓楼区检察院在网红主播曹某某对直播平台管理人员行贿一案中发现,曹某某及其团队可能存在不缴少缴税款的情形,该院随即启动了国有财产保护行政公益诉讼程序。
检察机关经初步调查发现,2018年以来,曹某某及其妻李某在某平台开通账户进行直播带货,粉丝量达2000余万,系该平台知名网红,年销售额过亿元,但该直播账号蓝v认证的徐州某公司,自成立以来主动申报纳税额仅为4.5万余元,这与其直播销售规模明显不匹配,存在侵害国家利益的可能。
2022年3月24日,鼓楼区检察院调取直播平台后台数据及微信、支付宝资金结算记录,最终查明,涉案直播账号经营主体实为某百货经营部,平台结算款项均进入曹某某、李某的个人账户。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间,曹某某、李某的提现额高达9.6亿余元,经向税务机关核实,某百货经营部无缴税记录,曹某某二人也没有以个人名义收取销售收入的纳税申报记录。
2022年4月12日,鼓楼区检察院向税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对曹某某、李某及其带领的团队不缴少缴税款的行为进行查处,加强对网络直播新业态的税收监管。
税务部门最终查明,曹某某及李某涉嫌不缴少缴税款共计4700余万元,加之罚款及滞纳金数额近亿元。截至目前,已成功追缴税费1347万余元。此外,最高检3月9日发布的《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中提到,该案例推动税务部门开展网络直播行业专项税务稽查活动,共查补税款及滞纳金3100余万元。
出手打击假探店真广告行为
“朋友们,98元钱就能吃到北京老字号涮羊肉自助,4种肉类、十几种蔬菜,还有招牌麻酱烧饼,我们今天来试试能吃多少盘。”
近年来,不少美食探店博主受到年轻人追捧,一些探店博主去后,商家的门口经常出现大排长龙的景象。商家和博主尝到了流量的红利,美食探店短视频失去了最初分享美食的标签,逐渐成为了商家的软性广告。
此次获评精品案例的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督促整治以探店视频形式违规发布涉食品安全广告行政公益诉讼案,就对此类现象作出回应。
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通过媒体报道发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mcn机构(专业培育和扶持网红达人的经纪公司或机构)旗下的某“达人”,系某短视频平台上“视频带货榜”排名前列的用户,该“达人”以普通消费者身份发布视频,分享多家餐饮店铺的食品口味、服务水平,并在视频下方附加了相关购物链接,但未在视频中显著标明“广告”字样。有消费者表示,其购买套餐后发现所涉店铺存在食品质量不达标、实际价格与推广视频宣传的价格不符等问题。
2023年9月8日,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对此情况予以立案调查。经查,该类视频系mcn机构接受相关店铺委托后拍摄,但旗下“达人”以普通消费者身份在社交平台进行店铺分享,意图通过作出优质评价,诱导消费者出于对“达人”的信任进行消费,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通过知识介绍、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广告”字样。
2023年9月21日,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向昌平区市场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对涉案广告发布者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并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规范“达人探店”等行为,加强“广告”标识适用,进一步加强对辖区互联网广告发布者的监督管理。
行政机关收到检察建议后,立即调查涉案mcn机构旗下8名“达人”发布互联网广告方面的相关违法情况,对涉案mcn机构及旗下“达人”进行集中约谈,并制发《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涉案mcn机构全面整改,加强“达人”管理和广告审核;在全区开展的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工作中,共查处互联网广告违法案件354件,罚没款项132.73万元。
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表示,针对短视频平台“探店达人”在发布推广视频时附加购物链接未标注“广告”字样的行为,可以认定其发布的视频具有广告属性,其故意模糊兴趣分享与商业广告边界的行为违法,检察机关可以依法督促行政机关对此类行为加强监管,规范探店广告发布,切实维护消费者知情权。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不松懈
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施行,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网正在逐渐织密,针对一些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检察机关也予以严厉打击。
在此次发布的案例中有多起案例涉及个人信息的保护。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此前就以检察建议促行政监管,监督公寓整改,保护公民“人脸”信息安全。
2022年年底,上海市虹口区一家品牌连锁长租公寓住户杨女士不同意录入人脸信息,她希望公寓给予门禁卡或其他入户方式,却遭到拒绝。得知线索后,虹口区检察院公益检察官多次到该公寓开展调查核实,发现确实存在将人脸识别技术作为出入公寓的唯一验证方式的情况。公寓工作人员解释称:“安装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是为了避免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公寓,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住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事实上,《上海市数据条例》明确规定,在本市商场、超市、公园、景区、公共文化体育场馆、宾馆等公共场所,以及居住小区、商务楼宇等区域,不得以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技术作为出入该场所或者区域的唯一验证方式。 虹口区检察院检察官在调查中发现,该公寓对管理门禁和保存数十万条人脸信息的电脑及主机都没有进行加密处理,门禁系统的账号密码直接保存在电脑中,直接点击就能登录,并且系统的管理区域就位于大堂出入口旁,公寓出入人员较多,信息泄露的风险性较高。检察官同时发现,门禁系统中还长期存储有退租人员、外卖配送员、访客等人员的人脸信息。并且该公寓管理方并没有以显著方式准确、完整地告知租客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应当告知的法定事项,也并未采取保障信息安全相关的必要措施。
针对住房租赁这一新业态领域发展中的新技术使用监管问题,虹口区检察院向住房租赁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该部门依法对该连锁长租公寓将人脸识别门禁作为唯一验证出入方式的行为督促整改,增加其他可选验证方式,并督促住房租赁企业履行处理个人敏感信息的法定告知义务和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办案检察官强调:“人脸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任何公共场所不得强制将‘人脸识别’作为唯一的门禁出入方式,否则不仅侵害了不特定人的个人信息权益,同样损害了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社会公共利益。”
除了在互联网上的信息需要保护外,学习生活中的个人信息保护也值得注意。部分学校在学生开学时,在填报学生个人信息、家庭住址外还需要填报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信息,学校此举常常受到质疑。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部分中小学就存在过度收集学生及家长个人信息的情况,包括职务、收入等内容,并且有的学校采用线上多人同时编辑文档的方式收集信息,可能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对此,赛罕区人民检察院展开调查。
在案件调查中,赛罕区检察院向9所中小学采用线上与线下发放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在6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存在“学校在收集家长个人信息时要求填写工作单位、职务”问题的占比83.33%,存在“学校在收集家长个人信息时要求填写收入情况”问题的占比21.67%,存在“学校线上方式收集学生及家长个人信息时采用多人同时编辑office文档方式(比如金山文档)”问题的占比78.33%,“认为学生及家长个人信息存在被泄露的风险”的占比80%。该调查结果显示,辖区内部分中小学学校明显违反《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中的要求。
随后,赛罕区检察院向赛罕区教育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规范学生个人信息采集相关工作。
督促整治娱乐场所乱象
在此次获评的典型案例中,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电竞剧本等娱乐业损害妇女权益行政公益诉讼案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3年3月,义乌市检察院在办理某性侵刑事案件时发现,义乌市多家桌游剧本、电竞网咖等娱乐经营企业为推介“女仆跪式服务”“女仆助教陪玩”等服务,通过海报、传单、网络短视频等方式发布含有矮化女性地位、贬低损害妇女人格尊严等低俗内容的广告,部分网络短视频阅读量超500万,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且部分企业提供游戏助教陪玩等服务,未依法采取合理措施预防和制止性骚扰。
义乌市检察院通过网络平台检索、留存固定视频、实地走访等方式查明,市内有多家电竞剧本娱乐经营企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女仆助教陪玩”等广告,宣传下跪式端茶倒水、喂食、捏背、弯腰喊“欢迎主人回家”等仆式服务,贬低损害妇女人格尊严。部分企业提供游戏助教陪玩等服务,未建立预防和制止性骚扰的相应制度措施,女性从业人员人身安全等合法权益易遭受不法侵害。
上述行为违反了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广告法、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侵害妇女合法权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因案件涉及新业态领域妇女权益保障的新情况、新问题,2023年8月16日、9月7日,金华、义乌两级检察机关分别召开专家论证会和公开听证会。
2023年10月19日,义乌市检察院向市场监管部门和文旅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对贬损妇女人格尊严、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违法广告行为调查处理、责令改正;建议文化和旅游部门对提供“女仆”名义违规服务内容的企业调查处理、责令改正。同时,义乌市检察院向义乌市公安局建议加强涉案文化娱乐场所治安管理,防止游戏助教陪玩服务演变为有偿陪侍等违法行为。
义乌市检察院指出:以电竞剧本等为代表的新兴娱乐业快速发展,并衍生出电竞助教、游戏陪玩等业态。由于行业归属不清晰、管控制度不健全、行政监管不到位,导致自发自管过程中出现违背公序良俗、侵害妇女权益等问题。该案典型意义在于,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作用,加强与妇联组织联动配合,督促多个行政机关依法协同履职,形成妇女权益保障合力。办案过程中同步推进行业合规建设,促进行业自律、系统治理,为新兴文化娱乐产业规范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责编:马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