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执政刷新历史,但政治遗产依然模糊
2020-08-27 07:46: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3月24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接受采访。 新华社
疫情对日本经济的冲击,可以说抹去了“安倍经济学”过去几年取得的所有成果,gdp大幅下滑、失业率上升
陈洋
据日本媒体报道,8月24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连续在任天数超过他的外叔公、前首相佐藤荣作,成为连续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如果算上2006年至2007年第一次首相任期,那么,安倍已成为日本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
由于2021年9月,安倍作为自民党总裁的任期将要结束,届时也将卸下首相职务,所以在任期还剩一年的时间里,如何留下令世人铭记的政治遗产显然是安倍最大的考验。
安倍为何能长期执政
作为近年来日本政坛罕见的长期执政首相,安倍晋三确实做了很多事情,也留下很多成果。
在经济方面,自2012年年底再次担任首相以来,安倍政权通过“安倍经济学”成功刺激日本经济复苏、促进股市上涨、带动日本就业市场发展,以及提高日本就业市场,由此使得大部分日本民众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7年日本经济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5%。
此外,安倍政权长期推动的日元贬值政策,也为日本经济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一方面,它带动了日本的出口,另一方面则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前往日本旅游消费,进而促进日本国内消费。比如,根据日本观光局统计数据,2012年,访日外国游客数量为835万,而2019年则上升为3188万;2012年,访日外国游客的总消费额约为1.08万亿日元,而2019年则上升为4.8万亿日元。正是由于“安倍经济学”帮助日本摆脱此前民主党政权时期的经济负增长窘境,从而使得安倍能够在过去7年多的时间里,连续6次率领执政党赢得国会参众两院选举,不断夯实执政根基。
在外交方面,安倍以日美同盟为外交基轴,并积极开展自主外交。日美同盟关系是战后日本外交的基轴,而首相任期长短与之也有一定的联系。比如,中曾根康弘在任内先后7次访问美国,时任里根总统则两次访问日本,双方共举行12次首脑会谈,由此令日美同盟关系上了台阶,并且还建立了“中里根”的特殊信赖关系;小泉纯一郎在任期内也积极强化日美同盟关系,在2001年“9·11”事件后,小泉明确表示支持布什总统发动战争,并推动国会通过特别法案,从后方对美军进行支持,使得日美关系全面深化。与之相反,鸠山由纪夫政权之所以匆匆结束,就在于其围绕驻日美军基地搬迁问题和美国政府之间产生龃龉。因此,日美同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日本首相执政的根基。
安倍晋三执政的这7年多时间里,先后经历了奥巴马政权和特朗普政权。在奥巴马政权时期,安倍通过积极配合美方的“亚太再平衡”战略、tpp协定,以及主动参与围堵中国、搅局南海事务等,修复了在民主党政权时期受损的日美同盟关系。到了特朗普政权时期,安倍晋三则通过私人交往来维系日美同盟关系,防止因经贸赤字问题造成日美同盟再次“漂流”。虽然安倍的私人外交并不能称为成功,但建立起与特朗普之间的良好关系至少可以营造出“对美外交只有安倍”的信号,这将有助于巩固安倍在自民党内外的权威。
当然,安倍外交也并非对美一边倒,而是坚持了一定的自主性。比如,在对伊朗和俄罗斯外交方面,安倍就与美国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在新冠肺炎病毒问题上,日本也坚持了客观、科学和理性,不仅积极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并且不赞成将新冠肺炎病毒政治化、标签化。此外,在维护世界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方面,日本也表现出了旗帜鲜明的一面。安倍在过去7年多所取得的外交成果,不仅刷新了日本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地位,而且也让日本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增加,更加支持安倍政权。
因此,经济政策和外交成果是支撑安倍长期执政的关键。
疫情令安倍执政成果清零
自年初开始,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大流行,受疫情影响,很多国家经济出现大幅衰退,而作为发达经济体的日本也未能幸免。
根据日本内阁府8月17日发布的2020年二季度gdp初值显示,日本二季度实际gdp环比萎缩7.8%,按年率计算萎缩27.8%,跌幅远远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创下的17.8%的纪录,为战后有记录以来的最差表现。
自疫情在日本扩散以来,日本政府关闭了出入境通道,使得商务、旅游等人员往来受阻,同时很多国家的政府采取封锁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日本与他国的经贸往来,外需受到抑制。对于外向型经济为主导、奉行“贸易立国”“观光立国”的日本来说,新冠疫情对经济的打击是“致命”的。
在疫情暴发之前,日本长期深陷通缩,民众消费欲望不高,即使“安倍经济学”也未能成功将日本拉出通缩泥淖。而疫情之下,消费能力较高的外国游客无法入境日本,自然导致日本二季度gdp数值大幅下滑。
据日本政府观光局统计:1月至6月,访日外国游客数量比去年同期相比减少76.3%,为3947000人,系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以来首次不足400万人。近年来,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大量外国游客赴日旅行、购物,不仅促进了日本国内的消费,而且也为日本gdp增长做出了不小贡献。如今,日本政府仍未放宽出入境限制,与他国的经贸往来也在缓慢重启中,这其实也意味着日本经济短期内难以有较好的起色。
实际上,为了刺激经济重启,日本政府也推出了一些经济刺激计划,比如,旨在鼓励日本民众外出消费、娱乐的“go to campaign”项目,并为此投入1.7万亿日元的预算;在疫情期间,向每名日本国民发放10万日元的补贴等。然而,这些政策并没有取得预期的刺激消费、刺激经济复苏的效果,反而受到在野党、日本舆论的批评。
因此,疫情对日本经济的冲击,可以说抹去了“安倍经济学”过去几年取得的所有成果,gdp大幅下滑、失业率上升。
根据日本时事通讯社8月14日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安倍内阁支持率持续下降,为32.7%,不支持率为48.2%。因此,安倍晋三确实在8月24日迎来了执政以来的高光时刻,但纵观日本当下的情况,特别是健康状况不佳传闻缠身,安倍的这个“史上任职时间最长首相”无疑显得有些凄凉。
安倍会留下怎样的政治遗产
尽管现在对安倍晋三进行历史评价还为时尚早,毕竟安倍还有一年任期,但如何留下能够改变日本未来发展的成果,显然是安倍最大的挑战。
对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领导人而言,留下能够影响后世的遗产是他们任期内最主要的追求,特别是战后日本政界还有“一内阁一成果”的传统。比如,池田勇人政权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佐藤荣作政权的冲绳回归,以及田中角荣政权的中日邦交正常化等。
安倍从2012年年底至今一直担任日本首相,值得尊敬,但至今未能留下影响日本深远发展的成果,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比如,日本的少子老龄化问题依然严峻、日本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依然有待解决、日本经济依然未能走出通缩泥淖等。实际上,这些都是掣肘日本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但略为遗憾的是,这些问题至今未能获得充分解决。
当然,将未能解决日本社会一些顽疾的责任全都推卸给安倍有失公允,毕竟推动日本社会变革还需要日本民众的意识觉醒和积极配合,而且日本政府在过去几年也制定了若干政策,寻求解决社会难题。
然而,日本年轻人的“不愿结婚”“不愿生子”的观念已然定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改变,而在劳动力问题上,岛国文化导致日本人很难接纳外来移民,对外来者始终存有排斥心理。至于日本的通缩问题,一方面是“失去的二十年”使得日本人在消费方面变得谨慎,另一方面是突然来袭的新冠疫情更是加剧了日本普通民众的生活负担,以及对不确定未来的深深忧虑,由此也就进一步让日本社会陷入通缩的窘境。
诚然,安倍晋三最终如果只留下“日本史上任期最长的首相”之名,确实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这个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与他的长期执政并不匹配,不论对安倍个人,还是对日本而言,都将是一种遗憾。因此,期待安倍晋三在最后一年任期内,能够留下影响日本社会深远发展的政治遗产。
(作者系媒体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责编: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