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作必须建立在法治基础上”专访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刘兆彬-太阳集团tcy8722

 “质量工作必须建立在法治基础上”专访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刘兆彬-太阳集团tcy8722
太阳集团tcy8722  > 名家说法

“质量工作必须建立在法治基础上”

专访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刘兆彬

2023-03-16 09:02:00 来源:

“3·15”特别专题


刘兆彬,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总工程师。

图为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的一次出征仪式。

文/图 

《百家法治讲坛》专栏主编  贺斌

时间回溯到31年前。

1992年早春的一天,天安门广场人头攒动,旗帜飘扬。

一个由国务院相关部门支持,《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法治日报》等40余家首都新闻媒体共同参与的大型活动进入公众视野。

由数百名媒体记者组成的“大军”,从东西南北“兵分四路”向全国各地开拔,“兵锋”所指——假冒伪劣。

历时近两月,“大军”走访8个省市,行程超12000里……一批批假冒伪劣商品被查封,一批批制假贩假“窝点”被铲除,一个个涉案人员被处理。活动“战果”丰硕,产生了当时少见的轰动效应,得到了当时中央领导、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等各界的高度认可,并被认为是新闻界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一大成功探索。

自此,原本计划只举办一次的活动被保留并延续至今。它就是家喻户晓的“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

质量兴则国兴。如今,质量的“长征”已不只“万里”。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百家法治讲坛》栏目特邀到“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刘兆彬,回顾“中国质量万里行”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他对中国质量发展的一些思考。

胡同里走出的全国“法治品牌”

谈到中国质量万里行,老百姓耳熟能详,但是对于中国质量万里行的起源,大家或许并不清楚。

中国质量万里行,它是一个活动的名称,其发起人是我国著名媒体人——艾丰(已故)。

“1987年,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认识了艾丰。那个时候,他在人民日报社经济部做主任。后来到1991年时,我在中央党校教书,正好艾老师到党校去学习,我一看名单有他,就跑到他的宿舍里和他聊天。”刘兆彬回忆时说。

在艾丰与刘兆彬的开怀畅谈中,两人的很多观点不谋而合。其中,艾丰讲到,当时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群众对日益丰富的商品购买欲十分旺盛,甚至将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定义为“三大神器”,成为必需品。此时,国内的企业也纷纷涌入家电这一风头正劲的领域,但由于当时缺少质量管理的基础,标准化也不够,很多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质监部门当时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大约50%左右的企业存在无标生产的状况,产品质量堪忧,群众的意见很大。

面对现状,艾丰认为新闻媒体应该找到一条为国家经济健康良性发展服务之路。

1990年年底,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1991年“要把全部经济工作切实转到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力争工业生产的质量、品种、效益有一个明显进步”。

1991年2月1日《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通知》发布,目的就是通过在全国广泛深入地开展这一活动,大力提高我国企业的经济素质和经济效益,使企业逐步走上投入少、产出多、质量好、消耗低、效益高的发展道路。

这一年年底,艾丰斩获首届范长江新闻奖。同时,他结合党和国家有关会议、通知精神,着手联系首都各大新闻单位一起,共同筹划发起与质量有关的活动,最后斟酌定名为“中国质量万里行”。

1992年2月,在北京月芽胡同10号,即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当时所在地,兼任该协会常务副会长的艾丰,以该会为前沿指挥部,联络首都40余家新闻媒体,作出全面推出“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的决定。

刘兆彬介绍说:“当时,在天安门广场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搞了一个盛大的出征仪式,由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活动组织了几百位媒体记者,然后4个车队,从东西南北同时出发,万里行那个场面是非常震撼的。”

这股由“无冕之王”们掀起的影响中国质量发展史的大型活动,开始席卷中华大地。

一项活动与两部法律

刘兆彬介绍说:“当时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本意主要是落实国务院质量年、品种年、效益年,揭露曝光一些不合格产品,特别是假冒伪劣产品,但此次新闻界的联合行动,产生了多年来少有的轰动效应,一夜间‘中国质量万里行’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这是令筹备组没有想到的。”

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我国商品和服务的整体质量水平相对较低,广大消费者对质量的投诉,一年将近22万件,但面对假冒伪劣产品时,群众却不知如何处理和维权。

“我们家在1992年时,也买了一个小冰箱。当时还是看广告买的一个挺有名的品牌,结果用了8个月就不制冷了。当时不像现在,你买一个冰箱,10年都不容易坏。当时老百姓不知道去何处投诉。而质量万里行的出现,让广大消费者觉得找到了一个投诉假冒伪劣产品的渠道和方法。”刘兆彬说。

随着各大媒体的密集报道,众多“问题”企业被曝光,劣质产品被查封,活动的影响力飙升。刘兆彬记得有一路去东北的记者,调查发现一家问题车企,其生产的车辆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该企业出厂的车辆外表虽光鲜,但当记者试驾时,一拉车门,车门掉了,然后一转方向盘,方向盘竟也歪了,最后发现该车辆是用摩托车临时拼凑出的。

伴随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的深入人心,中央领导相继给予批示。1992年,当时主管经济工作的朱镕基副总理总结评价道“大快人心事,质量万里行”“希望万里行天天行”。

同年8月,中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第一年活动总结大会召开,时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同志说:“中国质量万里行找到了一个新闻工作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的好的方式。”会上还传达了老一辈经济工作领导者张劲夫同志的意见,他说,我们一直重视质量工作,但苦于没有好的方法落实,中国质量万里行找到了一个推进质量工作的好方法。

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意义是深远的。它对全民族质量意识的树立和强化,对质量建设相关的法治体系的构建,对企业质量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对中国名牌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对此,刘兆彬说:“在该活动的推动下,我记得第二年即1993年时,我国便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是自1949年以来,我国立法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四代“掌门”接力“法治”初心

“回顾当时的活动,我们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保护消费者权益,赢得了各界的赞誉和高度肯定。”刘兆彬回忆说。

基于多方考量,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由原本计划一次的活动,变为了持续性和常年开展的活动,至今已整整31年。同时,中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也于1994年,改为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由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主管。艾丰当选第一任会长。

1999年,刘兆彬由财政部调入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担任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司司长。2000年,刘兆彬兼任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副会长。

2001年,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组建成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的第二任会长为潘岳,现为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第三任会长为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蒲长城。

2016年,刘兆彬接力成为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的第四任会长。

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同时,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被列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直属单位。

回顾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发展的三十年,刘兆彬认为,四代“掌门”,法治初心未变。他们带领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高擎“打假扶优”的利剑,集中曝光大批“制假售伪”的大案要案,受理、处理多批来自消费者和生产企业的质量投诉,开展的“标准、质量和法制”三下乡等质量宣传活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得到了消费者、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良好评价,成为我国“质量强国”建设的生力军之一。

三阶段见证中国质量发展

刘兆彬从事法治和质量有关的工作已二十多年,他分析说,我国现代化的质量发展史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到1992年,这是中国现代化质量管理的起步阶段。那时的我国大量学习和引进发达国家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方法,比如全国“质量月”活动就是学习和引进日本的。

日本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举行“质量月”活动的国家,早在1960年就创新出这种形式。半个多世纪以来,该活动对日本的制造业、服务业质量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各国陆续举办“质量月”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从1978年的我国到1988年的美国,都开始陆续举行了本国的“质量月”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阶段是1992年到2002年,我国对质量的治理力度加大,部分法律逐渐完善,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刘兆彬介绍说,以1985年为例,我国每一百户居民的彩电拥有量为17台,洗衣机为40余台,冰箱为8台,但到了2000年,100户居民拥有的彩电、洗衣机等都超过了100台。这说明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消费需求在增加,特别是通过对质量的管理,使得产品质量水平大幅上升,群众对商品的满意度也明显提升。

第三个阶段是从2002年到2017年,这是中国质量发展的一个提升阶段。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很多产品要走出去,这意味着要与世界其他国家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这种竞争,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我国质量标准的发展。2017年后,是中国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的阶段,中国经济开始由过去的规模数量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且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至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夯实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非常重要

刘兆彬认为,质量工作必须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唯有法治才能提供规则,提供最根本的标准,对与错,是与非,罪与非罪,最终都需要靠法律的明文规定去判定。

刘兆彬说,中国质量的发展按中央的要求就是要法治化,用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来保障我们的质量发展。

同时,刘兆彬认为夯实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也很重要。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由计量、标准、合格评定组成,既包括法律法规体系、管理体系等“软件”,也包括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实验室等“硬件”,是一个具有战略性、系统性、复杂性、技术性、服务性等多重属性的体系。

刘兆彬介绍说,当下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期,nqi既是推进质量强国战略的技术支撑,也是确保质量和民生改善的基石。一国的竞争力体现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上,实际就是体现在一国计量的能力、标准的能力、认证认可的能力、实验室检验检测的能力,还有就是市场监督的能力。只有拥有坚实的nqi作支撑,一国的质量发展才能得到可靠的保证。

“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还要用品牌来引领,因为品牌是引领相关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之一。”刘兆彬补充说。

扫描二维码可观看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

《百家法治讲坛》是由法治日报社-法治周末报社于2022年筹划,2023年推出并重点打造的法治阵地新ip。

《百家法治讲坛》以创新的方式,通过视频、报纸、电子产品和相关书籍等表现形式,追踪法治热点,讲述法治故事,彰显法治精神,推动法治进步。

■主创团队:

出 品 人:陈建国   总制片人:张 亮

总 策 划:孙继斌   总 监 制:刘立民

总 导 演:贺 斌          制片主任:宋媛媛

责编:肖莎

——法治周末
太阳集团tcy8722的版权所有 太阳集团tcy8722 copyrights © 2014-2023 www.legalweekly.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周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