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科尔沁区法院刑事庭:
法槌起落匡正义 律条权衡护公平
2024-11-08 17:06:4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法治之光•奋斗足迹】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颜爱勇
公正,是不偏不倚,不枉不纵;是激浊扬清,惩恶扬善;是法槌起落,法袍无尘。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人民法院刑事庭始终牢牢把握“公正与效率”这个永恒主题,以坚如磐石的党性原则、至真至纯的为民初心和永不懈怠的法治追求开展工作。
今年年初以来,刑事庭审理案件516件,朱笔千斤下,一锤定音间,把每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历史考验的铁案。刑事庭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全区法院先进集体”“青少年维权岗”和通辽市“扫黑除恶先进集体”。
强基固本 党建引领铸法魂
刑事庭践行“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工作思路,把党建工作作为提升审判工作质效和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
一方面,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学、干警集中学、研讨交流学、支部书记讲党课、参观主题纪念馆等方式,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政治素质严把案件审理程序关、事实证据关、定罪量刑关。
另一方面,突出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老带新”的方式推动刑事审判队伍能力整体提升,以有经验党员同志的慎独、慎言、慎行、卓越的职业精神和深厚的审判业务素养,影响、带领年轻同志养成善思考、求实效、能干事的工作作风。如今,刑事庭已经拥有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审判队伍。
尽职尽责 激浊扬清守公正
刑事庭始终对严重危害人民安全及社会治安犯罪保持高压态势,严惩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涉黑涉恶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向全社会持续释放“扫黑除恶永远在路上”的强烈信号。成立扫黑除恶刑事专业合议庭,专业合议庭审判员们面对涉黑涉恶团伙堆积如山的卷宗、盘根错节的犯罪事实,在证据的缝隙中寻找真相,在开庭的追问中查证细节,用刑律张弛镇邪风,以法理权衡定乾坤,一份份刑事判决书彰显了刑事审判匡正固本的正义光芒。
面对复杂且严重的养老诈骗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刑事庭按照“严、真、细、实、快”的要求,以娴熟的业务、灵活的方法,从容应对不断变化的犯罪特征及犯罪方式。积极开展退赃退赔工作,在对被告人处以相应刑罚的同时,用刑事调解的力量挽回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不仅及时高效地把案件“判出去”,更做到了严格依法把效果“审出来”,审理的非法集资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案件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刑事庭从不因循守旧,敢为人先,以创新推动刑事审判质效高质量发展。在案件繁简分流下继续探索更高效的审判方式,成功探索出危险驾驶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盗窃罪等同一类型轻刑犯罪案件集中公诉、集中审判、集中宣判的工作机制。在统一量刑尺度和裁判标准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审判效率。以“3 4”(三名审判员 四名人民陪审员)的模式组成7人合议庭,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比如,刑事庭公开审理的被告人赵某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判令赵某某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这是科尔沁区首个终身从业禁止令,对震慑食品安全犯罪、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公开审理的通辽市首例林业碳汇赔偿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在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生态服务功能损失、“双碳”修复理念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宽严相济 温情司法暖人心
刑事庭在“罪与罚”的严肃命题下,不断传递着良法善治的温度,在兼顾国法、天理、人情中实现矛盾的实质性化解。辖区范围内发生的故意伤害、寻衅滋事、非法狩猎、非法占用农用地等情况,多是因当事人不知法、不懂法而引发,当事人主观恶性和犯罪情节非常轻微。这些案件多且调解难度大,但刑事法官从不一判了之,而是耐心地对被告人、被害人进行释法明理工作,既要坚决防止“漫天要价”,也要尽最大努力为被害人争取合理的经济补偿,促使双方在合法自愿的基础上达成赔偿谅解协议,化解社会矛盾,避免执行难或涉诉信访等问题,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护航法治 服务大局显担当
刑事庭主动延伸司法职能,秉持源头防控、系统治理思维,在案件审结后,从案件事实、证据链条、犯罪手段、社会影响等多角度全面梳理,精准找出相关领域的监管漏洞和治理薄弱环节,以积极制发司法建议方式推动行业领域整治工作,确保问题找得准,建议提得实。
近三年,在加强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打击治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强化建筑施工领域的监管等方面,刑事庭共向相关主管部门制发司法建议26份,回复率100%。
刑事庭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开展定制化、互动化、多元化的法治宣传。近三年,通过开展巡回审判、“庭审现场进校园”“法治体检”、法官讲座活动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二十余次,让“法治服务直通车”直通学生、老年人、企业等不同群体,当好企业发展“护航员”、学校法治“讲解员”、社区纠纷“调解员”,将法治理念融入社会、让法治之光照亮生活、让法治信仰根植人心。
责编:肖莎